第46章打顶甲够了/p
看见他的举动,通信院的同志是又惊又喜。/p
喜的是高总话果然从来不玩儿虚的,给你解决就马上给你解决。/p
惊的是哪怕面对这种临时提出的要求,他甚至还能拿出两种材料让你选!/p
没一会儿,李同志拿着两块不大的样品过来了:“老师,这是你要的样品和脱敏明。”/p
所有的样品,都有一份脱敏明材料,里面把该隐藏的隐藏了,该修改的修改了,甚至连wt-2、wy-这种名称都被改掉了。/p
李把材料放下,然后和通信院的同志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p
高振东拿起脱敏明,递给了冯总工:“冯总,你们看看,这两种材料哪一种更合适。”/p
这两种材料,就是高振东闲暇的时候,让以前的研究室,现在的三分厂技术科搞的钨铜和钨银材料。/p
钨铜只拿了一种,就是铜含量比较高的那种。/p
有钨,熔点高,而且还硬。/p
有铜或者银,导电率好。/p
冯总和电话所的同志,看着这两份材料,虽然不知道什么东西,但是性能参数是明明白白的。/p
“这电导率35,和镁差不多,够了够了。”/p
“你那算什么,没看见还有个50的么”/p
,大概来就是导电能力达到了国际标准退火铜导电能力的百分之多少,数值越大越好。35已经很高了,举个例子,90黄铜(主要含铜90、锌0的铜合金),是25。/p
“硬度和熔点都很高啊,有了这个,基本上一般的电弧烧蚀和熔焊都不是什么问题了。”/p
“加工性能也还不错,不像钨,硬得啃不动,而且电气性能还不如这个。”/p
“光这玩意,就能省掉我们在继电器上一半的功夫。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这个触点了。”/p
电话所的同志看着这两个东西,面露喜色的同时,对于这两个导电性能有明显区别的东西泛起了纠结。/p
因为除了导电性能之外,其他性能都是远远超出所需的,而导电性能在他们看来高一点更好。/p
“高总,这两个材料,除了看得到的性能,主要差别在哪儿”/p
高振东笑道:“价格,导电性能好一点的那个,要贵不少,一台0000门的交换计算的话,要多用好几公斤乃至几十公斤贵金属。如果导电性能差一点的600已经能满足要求的话,我建议是用这个。”/p
600是钨铜,603是钨银。/p
对于具体的工程实现,在没有特别的要求的前提下,高振东的倾向是够用就好,在够用的程度上,留一些余量就行,太高其实意义已经不大了。/p
尤其是这种涉及到量产的东西,实在因为新的需求得换了,在考虑换用都可以,在那之前,够用为原则。/p
高振东前世的导师审项目的时候就经常骂,“特么的,就挂个宣传类型的页,硬件上要配32核2g内存的双热备,挂上去干毛!还不如增加安全配置。一眼浪费,日后一个“利旧”就堵了其他项目的路。一帮废物,拉预算都不会拉。”/p
电话所的同志肯定没有这个想法,不过高振东还是很明确的给出了自己的建议。/p
听了他的建议,通信院冯总点点头:“高总得有道理,那我们就选便宜一点这个吧。”/p
几公斤乃至几十公斤贵金属,虽然不知道是哪一种,但毫无疑问这个用量已经有点高了。/p
高振东倒也没有一口死:“你们把这两种材料,都带回去具体的试一试,然后再做决定吧。总之我的意见是以够用为准,设备的性能,不是单一的指标能决定的。”/p
老毛子:你得有道理!/p
鬼子:简直太特么有道理了!/p
在高振东这里得到了鼎力支持的冯总他们,带着新到的材料直接就奔去了23厂。/p
他们通信院,自己也是不直接生产继电器的,继电器的仿制,是和专业的十二部23厂合作搞的。/p
邮通委和十二部,那关系深了去了。/p
正在为触点材料焦头烂额的23厂的同志,拿到600和603之后差点一蹦三丈高。/p
“冯总工,你们是从那里找到这两种材料的简直就跟定做的一样啊!你们找北方的同志帮忙了”/p
能如此快速的拿出这么合乎要求的材料,除了这个渠道,他想不到别的了。/p
冯总也不能啊,只好笑道:“这个你别管,你们反正就试试这个能不能用吧,来源是稳定的,只要用得上,我们就能得到稳定的供应。”/p
23厂的同志听出门道来了:“这是国内的材料”/p
/p
如果不是国内的,“稳定供应”四个字可就不太靠谱了,哪怕是老毛子那儿弄的也一样,甚至它还更不稳定一些。这个倒是能的:“嗯,是国内的,我们也是在全国范围内,费了老鼻子的劲才找到的。”/p
其实也没废多大劲,就是跑了一趟那个人那里。/p
但是话得这么,否则容易被框定来源范围。/p
而23厂的同志如此高兴,不单单是为了继电器的事情。/p
“冯总,来来来,我们这边话。”/p
23的同志把冯总请到了一边,接下来的话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大家都懂规定。/p
“冯总,实不相瞒,这两种材料对于我们正在做的一个重要课题有非常大的用处,尤其是这个603,其力学性能、熔点、结合导电能力和耐腐蚀性能,对我们非常重要。”/p
钨银材料本来就是电子工业重要的接触材料,其用途横跨多个行业,专门搞继电器等电子器件的23厂,看见就挪不开眼睛,实在是太正常了。/p
至于用到什么地方,那个行业,他也没,原因估计和冯总没法哪儿找到的差不多。/p
冯总明白他的意思:“老姚,我明白的你的心情,这个材料的优秀,我心里也很明白。但是也请你理解我的难处,纪律你也知道。甚至除了我们这个项目之外,我都不敢给你用于其他地方。不过你们在我们课题里,总是需要对材料进行全面测试的,这个本来就是你们要做的事情嘛。”/p
他的意思倒是很直接,东西我是不敢给你用于其他任何地方的,一克都不行。/p
但是你们可以进行全面的测试,对于你们自己的课题,先测试是不是真的能用上,万一测试下来发现有隐藏的缺陷你们用不上的话,那就什么都不用。/p
如果测试下来用得上,你们再想办法嘛。/p
23厂的姚工也明白他的意思,而且也理解他的做法。/p
都是差不多的原因,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p
不管怎么,至少能确定这个东西是国内的,而且可以量产有稳定的来源,光这两点,就已经让他喜出望外了。/p
想到这里,姚工点点头:“嗯,谢谢。到时候如果真的可用,还请冯总给我指条路啊。”/p
指条路的意思,是请冯总告诉他,怎么才能获得打听这材料来源的许可。/p
冯总笑道:“我也希望能用上,能在解决我们问题的同时,一起解决一下你们的问题,那是再好不过了。”/p
都是为了工作同志,这种不违反规定的忙冯总还是很愿意帮的。/p
——/p
京城工大,高振东、罗教授,还有导研院的陆工,凑到一起了。/p
不为别的,就为了末敏弹。/p
高振东抓总,罗教授负责战斗部,陆工在红外探测方面有经验,负责红外探测器和侦捜逻辑。/p
还有负责降落伞的,导研院一位搞空气动力学的同志。/p
立项的时候,高振东就是这么组队的,恰好。/p
对于这个东西,陆工非常感兴趣,雷电-改的改进工作,属于他的部分,最核心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他能抽精力出来。/p
而末敏弹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武器,在搞武器的人眼里,那就是香饽饽,纯粹的见猎心喜。/p
虽然导研院是搞导弹的,但是有高振东牵线要人,还是能要得到的。/p
而他们此时正在讨论的,是末敏弹的基础构架。/p
“高总,我分析过,在百米距离上,空气阻力会对穿深造成一定的影响。”罗教授已经开始开展工作了。/p
自锻破片战斗部efp一旦成形,那影响它穿深的就主要是形状和初速度了。/p
高振东前世对线的时候翻过论文,见过测试钽锆含能efp,因为锆层厚了点影响efp形状,结果穿深连同结构同装药的紫铜罩都干不过的。/p
所以很多东西不是想当然那么简单,拿着个材料就往上套结果不见得那么好。/p
“结果怎么样”高振东知道影响有多大,但是他不能直接出来,那就有点惊悚了,还得问一句。/p
“我们初步分析,并用现成的标准装药和药型罩做过试验,此距离上穿甲倍径下降60到65,但是还是足够的。”/p
他的标准装药,现在已经换成了黑混60,而且装药直径、长度、装填密度、药型罩尺寸结构等等都有明确规定。/p
对于穿甲倍径会下降,大家早有预料,原来枪挂榴弹的穿甲倍径20左右,现在还能剩下0到0,还不错。/p
这和炸高没太大关系,空气动力学问题。/p
高振东早有所料,也早就算过,笑道:“嗯,那看来0口径战斗部还能打0左右,足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