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
御书房中。/p
朱元璋同时召来了李善长和刘伯温二人。/p
“进来应天府的动静,你们都知道了吧?”/p
李善长和刘伯温一齐点头。/p
“老臣已然知晓。”/p
朱元璋点了点头。/p
“嗯,还有,我大明,要对倭国用兵了。”/p
闻言,李善长和刘伯温同时一惊。/p
这,这么突然吗?/p
“这,上位,可做了万全的准备?”/p
朱元璋在心中苦笑一声。/p
万全的准备?/p
咱自己都没做好准备。/p
但是朱元璋怎么也得给朱标留着面子,便装模作样的点了点头。/p
“只是这是我大明第一次远渡海外,还需要你们二位没事多去兵部那边转转。”/p
“老臣遵旨!”/p
闻言,李善长和刘伯温顿时了然。/p
感情是没把握的仗。/p
不过朱元璋很快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p
等确定了前宋那些钱到底都是哪来的之后,咱大明有了钱,别倭国,顺道连北元也一起灭了!/p
“咱叫你们来,是因为有一件事想问问你们。”/p
“你们俩谁更精通宋史一些?”/p
刘伯温缓缓开口道:“老臣或许比韩国公读的更多一些。”/p
听见这话,李善长不由得有些挫败。/p
当年,他和刘伯温是同时参加的科举。/p
刘伯温高中,他李善长却名落孙山。/p
所以从学问上来讲,刘伯温确实是比他要强很多的。/p
从出谋划策上来讲,李善长其实自认,也是不如刘伯温。/p
但是相差不会太多罢了。/p
李善长看着眼前这个一生之敌,情绪没来由的便有些低沉。/p
自己好像唯一能胜过刘伯温的,也就只有爵位和官职了。/p
“陛下想问什么?”/p
“咱想问问,宋朝是否富庶?”/p
刘伯温笃定地答道:/p
“是!”/p
“前宋之富裕,远超历朝历代。”/p
朱元璋明显有些不信。/p
“一个整天向人割地赔款的朝代,真有你的这么有钱?”/p
刘伯温笃定的点头道:/p
“两宋加起来,四百多年的国祚,几乎一直都在割地赔款,若是没有足够的财富支撑,岂能有这么长的国祚?”/p
听着这话,朱元璋眼神微微眯起。/p
“那你可知道,宋朝每年税收几何?”/p
刘伯温仔细想了想,给出了一个让朱元璋想都不想的数字。/p
“一亿六千万多万两白银。”/p
听见这个数字,不光是朱元璋,就连旁边的李善长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p
朱元璋猛然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大声道:“刘伯温,咱读书少,你可不能诓咱!”/p
“一亿六千多万两白银!”/p
“那是白银啊,砸也能把人砸死了!”/p
大明如今的税收,实物加白银,才不过七千万两。/p
才堪堪比得过人家的零头?/p
/p
刘伯温苦笑道:“老臣所言,句句属实,陛下着人一查便知。”/p
闻言,朱元璋这才坐了下来。/p
“那你们,前宋这么有钱,他们的钱,都是从哪来的?”/p
“咱觉得,咱大明的国运比那弱宋强多了,为啥咱大明就这么穷呢?”/p
仔细想了想。/p
李善长道:“上位,这不一样。”/p
“前宋之时,注重工业,文娱业,工业等生产,鼓励经商。”/p
“而我大明,以民为本,两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p
“那咱大明也发展啥工业成不?”/p
李善长笑着摇了摇头。/p
“上位,此一时彼一时。”/p
“我大明刚刚立国,焉能知日后富庶不能超过那前宋?”/p
“再者,那前宋即便是再有钱,如此被外敌欺压,甚至夺了社稷,其根本,就是看似繁华的外表,实则一触即碎。”/p
朱元璋听着李善长的话,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李善长。/p
“咱只知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弱宋打仗不行,但有钱是真有钱。”/p
“咱大明现在太穷了啊,咱想富想的都快疯了。”/p
听着朱元璋的话,李善长正要开口一句,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还是徐徐图之。/p
却听刘伯温道:“韩国公方才所言确实不错。”/p
“前宋的商业可谓是空前繁荣。”/p
“甚至还与他国进行贸易,瓷器,绸缎,字画等物远销海外。”/p
朱元璋将信将疑道:“这么,出海贸易真的能挣钱?”/p
“而且是大钱?”/p
刘伯温点头道:“是的,只是,陛下您不是早在洪武三年就罢了市舶司等衙门吗?”/p
朱元璋闻言有些尴尬。/p
“那个,咱,咱那是防陈友谅和张士诚余孽来着,还有那些倭寇。”/p
李善长赞同道:“臣赞同上位此举,一切,要以我大明百姓安危为重。”/p
“这么,多年过去陈友谅张士诚残部虽然销声匿迹,但是那些倭寇,却越发猖獗。”/p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p
“但是那白花花的银子”/p
此刻朱元璋整个都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p
什么最重要,沿海百姓安危自然是最重要的!/p
但那些银子,也同样很重要!/p
刘伯温反驳道:“如今我大明沿海皆有卫所和备倭兵,何惧区区倭寇?”/p
“况且我大明即将对倭岛用兵,届时哪里还有什么倭寇?”/p
李善长与其针锋相对道:/p
“你怎么就能断定,我大明一定能灭了倭国?”/p
“倘若大明国力有损又该如何?”/p
听着他们俩吵架,朱元璋本就有些头大的头就觉得更大了。/p
“行了,现在开海的事不着急,咱就是先问问你们那宋朝的钱哪来的。”/p
“现在咱都知道了,你们先回去吧啊,咱有些累了,歇息一会。”/p
听见朱元璋开始赶人。/p
刘伯温和李善长也不再多待,当即起身告辞。/p
等到两人走了之后,朱元璋一个人在御书房中恨得直撮牙花子。/p
凭啥那狗屁弱宋能这么有钱?/p
对于宋朝,朱元璋向来是看不上的。/p
要不是朱标提到,再加上刘伯温的佐证。/p
朱元璋打死都不相信一个被外族按在地上锤割地赔款几百年的弱朝代。/p
竟是史上最为富有的朝代。/p
而且宋朝,这么多的昏君呢!/p
凭什么,凭什么啊!/p
-n???]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