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6章 刺杀他的竟和流寇有关

片刻后,朱标大概的翻阅完了。/p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朱标斜眼看过来。/p

周焕看了朱标一眼,扑通一声直接跪下去了:“微臣知罪!”/p

“罪确实是罪,罢官充军都是应当,但,孤给你个改过自新的会。”/p

“谢殿下。”/p

朱标:“如今这永宁卫的布防太差,你,在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加固布防,同时招揽一批侍卫,训练以后,每日巡逻。”/p

周焕不解的看着朱标。/p

加固布防是为了以防万一,那招揽侍卫每日巡逻又是为何?/p

现在并不打仗,布防只要有就可以了。/p

而且,招揽的侍卫也需要用银子维持。/p

仔细的想来,这并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p

竟然还敢质问他?/p

朱标的脸色更冷了:“周焕啊周焕,你是觉得孤的布防不能让永宁卫变得更安全?”/p

“微臣不敢?”/p

“你可不是不敢!都敢质疑孤了,孤估摸着,再大的错,你也敢做。”/p

周焕赶紧磕头:“微臣真没有那个意思。只是如今政通人和,乃欣欣向荣之景,若突然加固布防,定会使得百姓不安,社会动荡。”/p

“社会动荡并非此类原因,而是你这等无所作为的庸才无法给百姓安定!战事尚未传来,朝廷也无大变动,百姓又怎会因为的加固布防而变得不安?”/p

朱标叉腰凝着周焕。/p

周焕感觉到朱标的怒气,瑟瑟发抖起来。/p

“孤,不会下了你的官,但即日起,府衙门口,连续十日,每日十鞭子,写悔过书,行刑完后,当众念出来!”/p

砰的一声,周焕磕头:“殿下饶命,微臣微臣”/p

“怎么?不过是十天,十鞭子罢了,并未将你革职流放,便已经是孤对你莫大的宽仁了!”/p

“微臣谢殿下!”/p

周焕不敢再有意见了。/p

“滚!”/p

“是,微臣告退!”/p

在周焕走后,胡经历走了过来。/p

他的上,是周焕的生平。/p

“此人并非读书人,是通过贿赂才当上永宁卫的知府的。”/p

朱标皱眉。/p

原本觉得事态不太严重,可如今看来,哪里是不严重,而是相当严重。/p

朱标接过胡经历辛苦得来的调查资料,仔细的看了后,沉吟片刻。/p

他偏头看胡经历:“他的错,很大了。可是,一个的永宁卫知府,革职流放后,该让谁来?”/p

“可让当地的秀才来。”/p

朱标皱眉。/p

秀才做知府?/p

没有先例。/p

“不然,那便是去年的进士。”/p

总之,不论是谁,都会比这周焕好。/p

思量了片刻后,朱标颔首。/p

回驿站后,朱标写了信给刘伯温。/p

告知他永宁卫的情况,并让他推荐一人过来。/p

收到信的刘伯温马上就有了人选,在稍稍思虑后,确定周全后,给朱标回了信。/p

朱标看到回信,立刻把周焕给换了。/p

后知后觉明白自己错的周焕,不愿意就这么做个普通人,来求了朱标很多次,甚至是在驿站门外长跪不起,朱标也始终没有心软。/p

他是有底线的人。/p

心软过头了,那对谁都不会有好处。/p

他都还没有做得很绝。/p

若是周焕不知道分寸,那他不介意流放到宁古塔!/p

/p

上任的知府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可很快就面临新的问题——银子不够。/p

府衙里,能利用的银子,大大不够。/p

他本是寒门出身,纵然想用自己的钱来补贴府衙,那也做不到。/p

可是,没有银子就做不了事。/p

他便想着,来找朱标试探一下。/p

万一能够从朱标这里得到银子,那是再好不过的。/p

若是得不到银子,也能在朱标的面前留下不错的印象。/p

这对他的以后是没有坏处的。/p

然而,朱标却不见他,只丢了一句,吩咐下来就需要你去完成。/p

这一句话,无疑是给了新来的知府一盆大大的冷水。/p

没银子,如何办事?/p

在翰林院当差时间也不短,有无银子的区别真的是太大了。/p

朱标待着的这几日,除了等胡经历的消息,便是四周查看,看除了布防还有没有其他需要增补的地方。/p

这一查看,他是发现,几乎都有问题。/p

首先,是百姓的耕地问题。/p

这问题,是从之前就延续过来的。/p

地都在地主上,农民叫做佃户,收获后,需要给地主一部分,还需要给朝廷一部分。/p

如此一来,在他们上的就更少了。/p

这问题,从古至今,延续了许久许久。/p

先前的减税,也没有特意去处理这件事。/p

其实,完全可以变化一下的。/p

不然,农民种不到吃的,就不会继续种下去了。/p

而地主呢,本来就是吃人血馒头的,不会有多善良。/p

等他回去,此事他会有所安排。/p

其次就是,乞丐相对多了一些。/p

知府对乞丐根本就没有补贴。/p

乞丐的日子是很难的,温饱都解决不了,更何况看病呢?/p

其余的,也就是之前提过的问题。/p

朱标想,只要和银子有关系的,知府都会推辞没有银子,根本办不了事。/p

先前征兵也是这个问题。/p

等他回去后,这问题也需要好好的处理一下了。/p

三日后,胡经历前来告知朱标,那些人已经走了,去了杭州城外的一个村庄。/p

然后,在这里生活了下来。/p

原本在那里生活的村民竟然一点也不奇怪,生活根本就没有变化。/p

朱标皱起眉头。/p

这可不是什么好的现象。/p

“那那些人什么话呢?”/p

“几乎都能听得懂。而且,回去以后,就只有零散的几个在村庄中露面,其他的,就跟消失了一样。”/p

“孤觉得,这件事和倭寇有关系,先前也是在杭州城外,流寇四处偷袭。流寇看似毫无章法,各自为营,孤始终觉得,这其中应该有某种联系。”/p

袭击他的,是流寇?/p

朱标觉得不可能。/p

流寇都是底层百姓,如何知道他呢?/p

他在朝中只遮天,实行的虽然都是对百姓有利的举措,可如今弊也在显现出来。/p

难免不会因此得罪某些大臣。/p

百姓即便认识他,却也不会伤害他。/p

两件事结合起来,那就是朝中有官员和流寇勾结了。/p

朱标倒吸一口冷气。/p

“继续调查,孤限你十日内调查清楚,以密信告知孤。美”/p

“是!微臣遵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