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互相看着。/p
被朱标这般反驳,他们饶是想什么也都不出来了。/p
只是,纵然这般,此举也不太好实行下去。/p
工部侍郎也站了出来。/p
“殿下,您的想法很美好,不过,此举伤害了商人的利益,恐怕您爱民如子,定不会用尖锐的刑罚来对他们的,这定会成为他们的护盾。”/p
户部又有官员站了出来。/p
“收缴税款,方法很多,再者,一地方农民凄苦,也不仅仅是农民受灾,当地所有人都一样。”/p
“臣附议。”/p
“微臣附议。”/p
不多时,几乎全部的大臣都站了出来。/p
见此,朱标头疼了。/p
理由已经的很清楚了,他又是大明的二把,此事必定行得通,可如今却/p
不过,他决定的,可不会有后悔那日!/p
朱标的脸色有些许难看。/p
大臣们都拒绝了,他若是一意孤行,想来会受到更多的阻力。/p
这件事只能先放在一边了。/p
朱标颔首:“既然你们都不同意,那就再想一想,有什么可以增加税收的办法。”/p
户部侍郎站出来:“启禀殿下,微臣认为,可以增加农民的赋税。”/p
朱标眯眼,眼中透出威胁。/p
下一秒,走过去,一脚把人给踹飞了。/p
大臣们倒吸一口冷气。/p
被踹飞的户部侍郎连忙整理好乌纱帽并且跪好。/p
“增加赋税?”朱标冷笑一声,“你这办法倒是不错啊,不如你去做农民,辛苦一年,本就收得不多的粮食要上交一半到国库!”/p
“孤的话,你们是都忘了吗?”/p
他这般辛苦是为了什么?/p
是为了农民能有好日子过。/p
“孤倒是想问问你们,偌大的大明,是商人更多一点还是农民更多一点!”/p
“农民,那关乎着粮草,关乎着马匹,更关乎着鸡鸭鱼等一切!”/p
“你们的一日三餐,皆来自于农民!若只知道压榨农民,谁给你种庄稼,谁给你交赋税?”/p
“大明,要完了!”/p
户部侍郎:“微臣知罪!”/p
他是真的慌张了,朱标肉眼可见的颤抖。/p
“知罪?大可不必!”/p
“即日起,下田种地,一月为期,刮风下雨不准休息。刑部,派人去盯着。”/p
刑部侍郎钱塘:“微臣领命。”/p
户部侍郎闻言,大惊,不断的磕头。/p
“微臣知罪,请饶恕微臣!”/p
“殿下请饶了微臣,微臣真不会种地啊。”/p
朱标凉凉的看了眼,挥了挥,让人把户部侍郎给拖下去。/p
夏原吉见此情景,站了出来:“若是想增加农民的收入,那可以继续减少赋税。只是这样的话,就必须要有补充进来的。“/p
不然,国库空虚,会引发一系列问题。/p
朱标颔首:“那你且,可以如何做。”/p
“这微臣不知。”/p
朱标的目光略过其他大臣。/p
那些家伙,平日里叽叽喳喳个不停,此刻也没有话了。/p
朱标冷嗤一声:“原以为,孤用了不少办法,解决了贪官污吏,也让你们变得勤快起来,不曾想,你们只会故步自封!”/p
“此事,孤限你们一日内,给孤一个解决办法,必须要是孤满意的。不然,你们都给孤下地去!”/p
要你们何用!/p
只会吃白饭!/p
/p
“退朝!”/p
扔下这话,朱标大步流星的走了。/p
回到东宫,朱标先去看了吕氏。/p
今日,常氏,大蓝氏还有朱雄英都在。/p
朱雄英看到朱标过来,叫声甜甜的喊着,朝着他跑了过来。/p
朱标见到朱雄英就不自觉的露出了欢喜的笑容:“雄英啊,近日来可好?”/p
朱雄英颔首:“儿臣安好。”/p
常氏迎过来:“回殿下的话,英儿最近在练习骑射,夫子他大有长进。”/p
“哦?”朱标斜眼看过来,“这是真的?”/p
朱雄英郑重的点头:“当然是真的。儿臣可努力了。”/p
“是啊,一开始的时候,英儿不善骑射,一同学习的皇子中,他年龄最大,却是最差的。但英儿不服输,每日都去练习,刮风下雨,寒冬也不曾缺席,终于在前不久的测试中拿了甲等。”/p
“嗯。”朱标对朱雄英竖起大拇指,“吾儿厉害!”=/p
朱雄英嘿嘿的笑的很甜。/p
朱标的目光落在了常氏身上。/p
常氏一看就知道他是想问吕妹妹的请坤哥。/p
到这个,常氏的脸色就不太好了。/p
她摇摇头:“和昨日一样。”/p
“御医如何。”/p
“刘御医把了脉,吕妹妹的身体又虚弱了些许,若是想醒过来,可能”/p
“绝无那种可能!”朱标打断常氏的话,表情也变得凌厉起来。/p
他一字一顿,十分笃定:“不论如何,吕氏一定会醒过来的。”/p
常氏眼神透露出哀伤,却也点头:“好,吕妹妹定会醒来。”/p
一旁的大蓝氏表情不是很好。/p
朱标扫了眼过去,又迅速的收回视线。/p
“进去用膳吧。”/p
“是,殿下。”/p
用过膳后,朱标去书房忙了一会儿,后来去了吕氏的屋子。/p
看着脸色苍白,躺在榻上毫无生的吕氏,其实主表也有一些纠结。/p
纠结在于,若是那个人一直不行动,那岂非吕氏所受的这些委屈都没有个宣泄的地方了。/p
可若计较,就很有可能牵扯出一群人。/p
届时,整个皇家都不会平顺的。/p
朱标陪吕氏聊了一会儿,去了大蓝氏的院子。/p
翌日早朝,朱元璋来了。/p
昨日早朝上的事,他都听了。/p
他不想发表意见。/p
大臣们有问题,朱标这臭子一样是有问题的。/p
所有人都到齐后,给朱元璋行礼。/p
朱元璋让大家起来,然后开始今日早朝的议题。/p
“昨日标儿让你们写可行措施,写了没?“/p
大臣们不敢耽搁,纷纷拿出折子。/p
胡公公收了折子,递给朱元璋。/p
朱元璋看完一本,丢下来一本。/p
朱标则捡起那些折子,看了一遍。/p
这个过程,朱元璋的脸色没有变化,可是朱标的脸色就变了。/p
而且,是越来越冷,甚至是给人一种杀人的感觉。/p
大臣们被吓得瑟瑟发抖。/p
不多时,朱元璋看完了折子。/p
他挣着脑袋,正要想要如何做,朱标已经发火了。/p
“这就是你们递上来的折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