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有些状若疯癫的朱元璋,朱标张了张嘴。/p
有些犹豫还要不要下去。/p
万一刺激到他怎么办?/p
不过想了想,朱标还是开口道:/p
“价值?”/p
“所以他们的价值就是换来一件没用的官袍?一个吃不饱饭的官身?”/p
“父皇,您想的太简单了!”/p
朱标指着武英殿墙壁上挂着的一张堪舆图道:/p
“父皇且看此图。”/p
“高丽虽然属于海外,但其庆尚道,金罗道,忠清道气候都与我大明江南无异,又没有海外交址那种瘴气,与大明仅仅相隔一道江水而已。”/p
“他们为何不去侨居高丽,一展雄图壮志?”/p
“高丽的官员俸禄可是丝毫不亚于我大明的,这个,父皇自然是清楚的。”/p
朱元璋有些不屑地冷哼道:/p
“区区化外蛮夷,焉能有我大明富庶?”/p
“那父皇可曾想过,为何富庶会成为这些官员们货比三家的评判标准?”/p
被朱标这么一问,朱元璋登时便是一阵语塞,张了张嘴,竟是连一句反驳的话都不出来。/p
是啊!/p
那些官员为什么不去高丽?/p
因为大明富庶啊!/p
富庶就代表有油水可捞啊!/p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脸色已经沉了下来。/p
“咱已经定下了律法,贪墨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实草!”/p
“咱就不信,那些官员一个个的都不怕死吗?”/p
不过话到这里,朱元璋的声音便了下来。/p
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即便是有这种酷刑在。/p
依旧难以遏制大明的贪腐之风。/p
俸禄太低,官员都已经活不下去了,还会在乎你律法?/p
我贪墨了,被你知道,大不了砍了我。/p
我不贪墨,早晚饿死。/p
反正左右是个死,不如铤而走险贪上一些!/p
想到这里,朱元璋悠悠叹了口气。/p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咱给的俸禄少了?”/p
“可是咱真觉得不少啊!”/p
“咱当年要是每个月能有这么多粮食吃,何至于去要饭?”/p
朱标道:“那父皇想过没有,的差役,若是给他足够的俸禄,即便是借他个胆子,他敢去贪墨赈灾粮吗?”/p
“要知道,这可是要被剥皮实草的。”/p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苦笑一声。/p
“所以你就给他们涨了俸禄?”/p
“可是儿啊,国库里没钱啊!”/p
“而且万一有哪个喂不熟的白眼狼依旧贪墨怎么办?”/p
朱标轻笑道:“放心,给他们涨了俸禄,朝廷就有钱了。”/p
听见这话,朱元璋一头雾水。/p
“啥意思?给他们涨俸禄,朝廷就有钱了?咱咋听不懂呢?”/p
朱标就知道朱元璋还没来得及看自己颁布的那道圣旨。/p
开口为他解释道:“儿臣新颁布的官员俸禄,类似于之前给诸藩制定的那种俸禄,但是却又不同。”/p
被朱标这么一,朱元璋顿时想起来。/p
在当初商量宗亲俸禄制度时,自己就问过朱标这个问题。/p
藩王的那套俸禄制度能不能照搬到官员俸禄上来。/p
朱标当时给出的答案是,不能!/p
/p
但是现在他却又是按照宗亲制度来的,这让朱元璋有些不解。/p
看出了朱元璋眼神中的迷茫。/p
朱标微微一笑。/p
“儿臣在宗亲制度的基础上,做了一番改动。”/p
“但是效果不变,依旧以激励为主。”/p
“将官员的俸禄分为两个部分。”/p
“一个部分是每个月固定的俸禄,比较少一些,但是也足够官员基本的生活保障,儿臣称之为底俸。”/p
朱元璋有些疑惑道:“与他们如今的俸禄有何区别?”/p
朱标笑道:“没区别。”/p
“这底俸便是如今官员的俸禄。”/p
朱元璋撇了撇嘴道:“那这算什么涨俸禄啊?”/p
“不是就是换个法吗?”/p
朱标摇头道:“不,这个底俸,是给官员最基本的生活暴涨。”/p
“你把咱们大明看做是一间商铺。”/p
“咱们家人是这件商铺的股东,而这些官员,便是给咱们做工的伙计。”/p
“这个底俸就是让他们保证自己的日常开销,从而踏实下心去做工。”/p
朱元璋歪着头看向朱标问道:/p
“所以他们口中的涨了俸禄,是你方才的第二个部分?”/p
经过朱标方才那番话,朱元璋很自然的想到了之前宗室俸禄中的年终激励!/p
“所以你的打算是,给这些官员也进行年终激励?”/p
“根据他们的政绩,来进行赏赐?”/p
朱标点头道:“正是如此,但又不止于此。”/p
朱元璋一瞪眼,“你少跟咱打马虎眼,快!”/p
朱标也不再卖关子,直接道:/p
“他们的激励赏赐不是年底发放,而是每月随着底俸一起发放。”/p
朱元璋静静等着朱标的下文。/p
朱标直接竹筒倒豆子一般道:“根据当地官员的政绩,以及当地税收情况,从中抽取一成来作为这个官员的激励赏赐。”/p
“如此一来,各地官员必定纷纷为了多挣点俸禄,拼了命的去干。”/p
听着朱标的话,朱元璋有些赞同的点了点头。/p
经过朱标的分析,朱元璋已经明白。/p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官员枉顾大明律法行贪墨之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俸禄太低,都不够养家糊口的。/p
而且每个月的俸禄就这么多,我干多的多是拿这些俸禄,干得少也是拿这些俸禄,这些当官的也不是傻子,自然能有多懒就有多烂。/p
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官员尸位素餐的原因。/p
但是朱标放才的那种按照当地政绩和税收情况来进行赏赐。/p
这可就是上不封定的!/p
当地税收越高,政绩越好,能拿到的俸禄就越多。/p
如此一来,各地官员再也不用担心俸禄太少不够养家糊口。/p
反正制度给你们了,能挣多少,全看本事。/p
官员们也再也不用一心吊胆地去贪墨,欺压百姓。/p
毕竟这可是要掉脑袋的。/p
反正他们都是为了钱。/p
如今朝廷已经把官员俸禄定为了上不封顶,这些官员难不成嫌命长还去贪墨?/p
想到这里,朱元璋你忍不住微微点头。/p
“你还别,这跟之前宗亲俸禄还真有异曲同工之妙!”/p
“如此一来,这些官员还不得拼了命的去干?”/p
朱标点头道:“正是这意思,不过这项制度,还要配合另一种,才能从根源上杜绝官员腐败的情况!”/p
听见这话,朱元璋一怔。/p
“还有?”/p
p????dp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